作者简介:叶东旭,1958年11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自幼生长在黑龙江三江平原。1975年参加工作,在红旗岭农场先后做过农工、机务工、农业技术员和副队长;1980年8月至1991年8月在红旗岭农场机关工作,历任宣传部新闻干事、纪检委副主任、组织部组织员等职;1991年9月至2015年4月在红兴隆环保局工作,现已退休。在《北大荒文学》《农垦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和小说60余篇,现为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
八月的北方就很有些秋意了,并不仅在节气上,而是一种氛围,早早地无可名状地迫着,人的心情骤然沉重起来。
秋天应该是沉重的。如果喻秋,可以是诗眼,是画的点睛之笔,或者是音乐的主旋律,然而如此比喻显得过于雅致浪漫了,还是感悟秋的分量实际得多。
你知道,南方的秋毕竟不似北方的秋,降临时并不怎么显露痕迹,像绍兴黄酒那样绵柔,自在飞花轻若梦。而北方的秋天来时却不然,尤其在广袤的三江平原,这秋天十分张扬,从雾到霜直至凛冽的寒风,让人们从各方面都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清晨,秋雾像长了猫脚,踮着脚尖轻轻地在空中漫步,又似携着乐谱与书画飘逸在蜿蜒的河面。当走近这雾,它吻着你的黑发和笑容,并且打湿了你的全身,没有丝毫客气,便觉得这雾酷似久别的朋友与你不期而遇,你刚想伸手捧住,它却留下湿润悄然离去。
朝阳从完达山脉露出了彤红的脸。于是,你欣然看到庄稼、树叶和青草上结满了晶莹剔透的露珠,在晨曦的辉映和微风摇曳下羞色地滚动,然后滴落到泥土,滋润着那些即将成熟的生命。
不久,秋霜降临,那满地的银霜与初晓的月光相互对映,使这秋夜如同白昼。你看到满山的树叶经霜一打,像鲜花似地绽放,那灿若云霞的树叶与天上的流云遥相辉映,你躺在密林丛中,从殷红的枫叶里仰望着云彩,不知是云在动,还是枫叶在飞。
秋色急匆匆地赶来了,把阳光雨露和土地的关爱凝结成喜讯,向人们散发着收获的请柬。请柬上印着一枚鲜红的太阳,代表着辛勤劳作人们的诚实的心。
在十月的夜晚,你和队里的人们趁着月光收割大豆,一轮明月柠檬似的高挂在天空,你想起了那首歌:“月儿像柠檬,淡淡地挂天空,我俩摇摇荡荡,漫步在夜色中……”可是,你只能听到田野里镰刀的嚓嚓声,和大豆的摇铃声,像自己心里的收获曲子。
秋高气爽。收割机开始拾禾了,机声轰鸣,像一艘艘舰艇在大地间航行,收获着沉甸甸的秋天,和庄稼人一年的喜悦。
如果没有沉甸甸的收获,就没有轻松的喜悦;如果没有轻松的喜悦,就没有庄稼人的浪漫。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就是秋天的分量。于是,你可以赋许多秋天的诗,画更多秋天的美景,然后,再去欣赏令人心醉的音乐了。
寒风骤起,雪要来了。最后一群飞鸟开始迁徙,要飞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你站在狂风中,挥动着双手向鸟儿告别,鸟儿们煽动着翅膀,也在恋恋不舍地告别这里,并且在高空中唱着悠扬的歌曲,它们要将这里的喜讯带向四面八方,让所有的人们一起分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风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你默颂着这首诗,体会诗中的浪漫激情,心潮澎湃,你相信,待到来年秋天一定会有更多的喜悦。春华秋实,你也许会喜极而泣,年复一年地感受着秋天的分量。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