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伊春》大型旅游文化艺术演出侧记
"小兴安岭横亘北国的北疆,绵延八百里连江近水,拔地而起,擎举千树万松彻地接天,截断雾尘云霾,纯净自由的呼吸,护着芸芸生灵栖息的一方桃源,捧出四季朗润的一脉风光。"
8月13日晚7时,"映像.伊春-山情水韵"大型旅游文化艺术演出在伊春艺术剧院隆重开幕。
这是一场原创的东北风,这是一次炫彩的伊春之旅——
伴随着大地震烈,板块冲撞,火山爆发的隆隆巨响,舞台上的大型LED屏幕开始亮起,在低沉浑厚的画外音中,一幅史诗般的画卷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远古t的侏罗纪大层林中,针叶、树蕨、棕榈参差交织,地上铺满蕨类和木贼所构成的浓密植被,原始森林寂静幽深。
突然一声嘶吼长啸,一个庞然大物在这洪荒中慢慢崛起,移动硕大萌态的躯体,舞动起生命的旋律,万物欣欣然睁开了眼,树木抽枝,溪流汩汩、始祖鸟欢啄 ,百兽繁衍……
原创东北风演绎林都民俗风情
说实话,来观看《映像.伊春》之前,我心里有些担心,怎么起了这么大的题目!我到南方旅游曾看过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且不说印象系列有着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铁三角"导演团队联手打造,单就耗资过亿,演员阵容强大,超强舞美灯光等国际一流的技术支撑,国内小城市恐怕无人敢粘上印象系列!
然而当我全身心沉浸在《映像.伊春》的音.舞.诗.画中,着实被感动,被震撼,被心悦诚服了!
《映像.伊春》以它独特的东北风,演绎、诠释、展现了伊春风情
一群衣不遮体的原始人持矛握石围堵猎物,砍伐树枝、燃起篝火,带上图腾面具,穿上白桦树皮缝制的衣裙,结队祭祀,起舞狂欢,迎接大金勇士漫卷战旗而归;
一群小孩坐在木墩上唱着"小小子、胖丫丫,骑上马就成家"的童谣、玩着嘎拉哈。
抗联女战士身披斗篷持枪集结,在风雪弥漫的雪野中与敌周旋,举枪射击。
林业三师的官兵高擎旗帜为开发建设伊春林区进军小兴安岭,风餐露宿在荒野,将杳无人烟的荒原变成了北大仓。
随着一声"顺山倒"的喊声,一群伐木工人肩上搭着白毛巾、头戴安全帽,踏着节奏结队涌来。在铿锵的号子声中,他们迈着坚实的步伐抬着原木放下河床,顺水流送。疏忽间,这群伐木工人换上了厚厚的棉袄,戴上了狗皮帽子、拿起了一根根系着红绳的长鞭, "赶着套子"浩浩荡荡出发,清脆的鞭哨声响彻山林……
一处处村落炊烟袅袅,大红灯笼点点、串串映着厚厚积雪。屋檐下,一辫子一辫子玉米、辣椒、蘑菇,门上大红对联,窗上圆圆窗花, 一群鄂伦春的汉子,在风雪中巡山狩猎,喝酒取暖,笑傲林海。
《映像.伊春》——山情水韵,由序《崛起苍茫》和《风啸金山》、《松雪之恋》、《林海情话》、《染彩山岚》四章,及尾声《大美兴安》构成,以伊春发展历史时间为经,以伊春人文风貌和四季风光为纬,结构清晰,构思巧妙,文学性强,将音乐、灯光、舞美、服装道具、舞台效果嵌入其中,无论在文学上、艺术上、旅游宣传上都堪称伊春之最!
这是伊春历史发展的壮美史诗
这是伊春千年吟咏的岁月长歌
这是一场美妙的视听盛宴!
情酣墨饱 华丽多彩
《映像.伊春》最引人入胜,打动人心的,是它的解说词。随着序幕的拉开,低沉浑厚的男中音响起——"白山黑水间,一座森林绿城;小兴安岭臂弯里,红松掩映;城在山中,水绕城流,绿满青城,林密城幽,人在画中游。"
观众在倾听解说中慢慢进入舞台的情境中。
据说这台节目的文学母稿是由总导演王春堂亲自撰写的,难怪《映像.伊春》有如此丰厚的文学底蕴,有一种史诗般的深邃意境。
作为总导演,他完全可以不用自己撰写文学脚本,但是他深知这样一台大型歌舞剧,没有一个好的文学母稿凝聚灵魂,是很难驾驭整场演出的,他开始调查走访、收集资料,翻阅史志,用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序言到四个篇章十六个剧目直至尾声的全部文学母稿,他的总体构思,以弘扬伊春人的开拓拼搏精神为主线,将伊春的人文历史;独特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以及诗情画意的伊春演绎得淋漓尽致。
《映像.伊春》文学脚本仅用短短四千多字,通过诗一般凝练的语言,将伊春全景式的推送到观众面前。
倾情伊春 写意兴安
2017年春,美丽的伊春要新增一张华丽的城市名片首台反应小兴安岭民俗风情的大型旅游文化剧目《映像.伊春》,将伊春别样的冰雪文化,伊春儿女的精神风貌尽现于世人的面前。如此重要的一场大型叙事歌舞旅游晚会由谁担纲总导演?市委和主办方同时想到了我市走出去的国家一级编导王春堂!
面对这样的一份邀约,王春堂心情也很复杂,作为年过半百的舞台总编,他无需抛家舍业回来执导这样一台节目,作为一个功成名就的编导,他也无需再编导这样的一台节目为自己增色,更何况伊春经济落后,在剧场、人员、设备等方面还达不到相应的要求,这么大型的演出是需要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弄不好是费力见不到效果的!但是作为一r名伊春人,一名本土艺术家,对伊春的这方热土,对伊春的故乡人有着深深的情结,他热爱伊春,他愿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接受了邀约。
咋暖还寒的四月,他回到伊春,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他克服人员不足,资金短缺,舞台小、设备老化等不利因素,他不仅要到处去请回各路艺术家,调度演职人员,还要在舞美,灯、服、道、效、视、音乐等综合的舞台管理上苦心运筹,历经四个多月,将浸润 森林文化和东北文化精华的《映像.伊春》完成,在 270度超强多媒体,3D成像变声道等声光互动动技术,通过精美的舞台效果,尽现于观众眼面前。
仅用100分钟,惊艳了伊春,震撼了兴安!
这份摄魂动魄的画卷是他为伊春乃至黑龙江增添的一份文化瑰宝。
王春堂艺术简历
王春堂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舞蹈家协会理事, 锦州市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编导。
从事艺术工作五十余年,创作舞蹈、舞剧作品五百余部,策划、组织、导演的舞剧、音乐舞蹈诗剧、戏剧、大型专题晚会、大型综艺晚会三百余台。其中九十多部作品获全国舞蹈比赛、全国"桃李杯"比赛、中国艺术节、全国少数民族调演、全国"群星奖"、全国戏剧奖、辽宁省艺术节、辽宁省舞蹈比赛、辽宁省少数民族调演、辽宁省"群星奖"一、二等奖和金、银、铜奖。
培养舞蹈人才近千名。撰写及发表论文、舞蹈文学台本40余篇。
省级以上获奖情况:
小舞剧《阿丹》获黑龙江省汇演一等奖(1979年)
小舞剧《假日》获黑龙江省汇演一等奖(1980年)
三人舞《风雪勘探》获东北五城市汇演一等奖(1982年)
双人舞《啊,童年》获省艺术馆、文化馆业务考核调演一等奖(1982年)
三人舞《青松》省艺术馆、文化馆业务考核调演一等奖(1982年)
三人舞《小芹与二黑》省艺术馆、文化馆业务考核一等奖(1982年)
双人舞《脚印》获黑龙江省森工系统调演一等奖(1984年)
双人舞《蜗牛与黄鹂鸟》获省森工系统调演一等奖(1984年 )
舞蹈《春到兴安》获省第一届森工系统调演一等奖(1984年)
三人舞《日月潭边》省第二届森工系统调演一等奖(1985年)
舞蹈《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省第二届舞蹈比赛一等奖(1985年)
舞蹈《火红的木棉花》省师生汇演一等奖(1986年)
舞蹈《绿色的希望》省师生汇演一等奖(1986年)
舞蹈《三毛的梦》省师生汇演一等奖(1986年)
舞蹈《园丁之歌》省师生汇演一等奖(1986年)
舞蹈《绿色的摇篮》省第二届舞蹈比赛三等奖(1986年)
三人舞《马儿啊,快快跑》省交通汇演一等奖(1986年)
三人舞《网滩情歌》全国舞蹈比赛二等奖(1986年)
舞蹈《小路》省产业工人文艺调演一等奖(1987年)
舞蹈《小白桦》省产业工人文艺调演一等奖(1987年)
双人舞《情思》省产业工人文艺调演一等奖
舞蹈《兴安·杜鹃》建国四十周年文艺大奖一等奖(1989年)
三人舞《今昔乌苏里》全国少数民族舞蹈(单双三人舞)比赛一等奖(1990年)
双人舞《情歌》全国少数民族舞蹈(单双三人舞)比赛一等奖(1990年)
三人舞《日月潭边》全国少数民族舞蹈(单双三人舞)比赛二等奖(1990年)
舞蹈《兴林战鼓》省森工系统文艺调演一等奖(1992年)
舞蹈《采山》省森工系统文艺调演一等奖(1992年)
舞蹈《请到大森林里来》省森工系统文艺调演一等奖(1992年)
舞蹈《乌娜吉心中的路》省森工系统文艺调演一等奖(1992年)
舞蹈《击鼓迎宾》省艺术展演一等奖(1992年)
舞蹈《山花》省艺术展演一等奖(1992年)
舞蹈《唢呐声声》获第六届全国"群星奖"铜奖(1993年)
舞蹈《情洒乌苏里》省第二届舞蹈比赛二等奖(1994年)
独舞《出嫁前》省"中山杯"舞蹈大赛二等奖(1994年)
舞蹈《山孩子》广东省第四届少儿艺术花会银奖(1997年)
舞蹈《城里姐姐送书来》广东省第四届少儿艺术花会银奖(1997年)
双人舞《彩云追月》省第三届舞蹈比赛(古典舞) 三等奖(1998年)
三人舞《冰凌花》省第三届舞蹈比赛(现当代舞)三等奖(1998年)
舞蹈《鄂家恋歌》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比赛银奖,省"群星奖"金奖(2000年)
舞蹈《圆》全国第十届"群星奖"铜奖,省银奖(200年)
舞蹈《白桦林里》省第五届艺术节金奖(2001年)
舞蹈《辽河情愫》省五艺节银奖(2001)
三人舞《兴安·绿叶》省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金奖(2004年)
舞蹈《长辫儿情思》全国第五届"四进社区"展演银奖,省舞蹈比赛金奖(2005年)
舞蹈《在那遥远的地方》省第三届"舞协杯"舞蹈比赛金奖(2006年)
歌舞《关东乡音》省七艺节"群星奖"比赛金奖(2007年)
舞蹈《小戏迷》"魅力校园"全国少儿舞蹈比赛金奖(2008年)
舞蹈《回族姑娘》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调演金奖(2008年)
舞蹈《梨花春色》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调演银奖(2008年)
舞蹈《鼓舞奥运》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调演银奖(2008年)
三人舞《呼唤》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调演铜奖(2008年)
舞蹈《乡音唱遍黑土地》省八艺节舞蹈比赛金奖(2010年)
表演唱《小城秧歌美》省八艺节音乐类比赛金奖(2010年)
舞蹈《草原萨日朗》省八艺节舞蹈比赛金奖(2010年)
舞蹈《乌苏里船歌》省九艺节舞蹈比赛铜奖(2014年)
男声小组唱《搭棚号子》中国海洋歌会·大海歌谣展演金奖(2014年)
歌舞话剧《张鸣岐》全国五·一工程提名奖,省五·一工程奖,省三艺节金奖( 编导)(1995年)
评剧《关东腊月雪》中国戏剧节银奖,省四艺节金奖(编导)(1998年)第三届中国评剧节金奖(2002年)
评剧《风流娘们》第一屇中国评剧节金奖(编导)(2000年)
评剧《换招牌》"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优秀导演奖(导演)(2001年)
评剧《关东杨柳青》省五艺节金奖(导演/编舞)(2001年)
评剧《悲金悼玉》东三省戏剧、小品大赛导演一等奖(导演)(2002年)
木偶剧《飞天》全国第一届木偶比赛金奖(导演/编舞)(2003)
京剧《东丹王传奇》省六艺节金奖(编导)(2004年)
大型原创歌舞诗《亲亲锦州湾》省七艺节䀈首届政府文华奖金奖,优秀导演奖(总导演/编舞)(2007年)
大型原创民族风情舞蹈诗《悠悠玉龙情》省八艺节、第二届政府文华奖金奖,优秀导演奖(编剧、总导演/编舞)(2010年)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查海》省九艺节䀈第三届政府文化奖剧目银奖、编导奖(编剧、总导演/编舞)(2014年)